
膠東在線12月1日訊(記者 鄔勇 孫子妍 攝影 李剛)民營經濟是推進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保持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而以瞪羚、獨角獸、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為代表的高成長創新型企業是其中的佼佼者。12月1日,煙臺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解讀《關于進一步優化環境激發活力促進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并回答記者提問。

煙臺在培育這些高成長創新型企業方面有哪些亮點?煙臺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宏表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增長、增加就業、改善民生、推進創新,增強經濟的活力。尤其以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為代表的高成長創新型中小企業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點,也是經濟轉型發展的風向標。
煙臺堅持把培育“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等企業作為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抓手,強化政策引導,狠抓梯度培育,優化服務環境,積極鼓勵引導中小企業專注核心業務,深耕細分領域,在全省率先開展高成長創新性企業培育行動,有力推動了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加速成長成為煙臺建設“制造業強市”的關鍵力量。
實施梯度培育行動。堅持多層次、分階段、遞進式培育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在全省率先建設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培育庫,目前入庫企業超過600家。
以創新能力強、成長速度快、發展潛力大的中小企業為重點,建立起“專精特新→瞪羚→獨角獸”多位一體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
今年開展了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和認定工作,新認定市級專精特新企業187家,瞪羚企業87家,做好培育儲備。同時積極向上申報,今年新培育省級獨角獸企業2家、累計6家;省級瞪羚42家、累計139家;省級專精特新122家、累計343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3家、累計42家;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3家、省級20家,累計分別16家、54家;均居全省前3。煙臺開發區入圍全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先進縣(市、區)全省第2名。
實施雙創驅動行動
創新活力足,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才會多。
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支持引導企業加快創新載體建設。培育了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4家,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28家,省級“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165家。國家輕量化材料及裝備創新中心汽車輕量化中心、山東省產學研科技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騰訊云(煙臺)雙創基地等一批新型創新平臺落戶煙臺市。
積極推動雙創服務平臺建設。小型微型企業創新創業示范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建設是創業創新的重要保障,也是營商環境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市以提升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服務能力為目標,累計培育國家、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2個、12個,培育國家、省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6個、30個,大力拓展了企業創新發展空間,提高了對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的支撐能力。
實施精準服務行動
借助承辦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端峰會、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提升工作會等契機促進對接交流,成立煙臺市瞪羚高成長企業發展促進中心,集合產業資本、服務機構等優質資源,建立起優質金融機構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開展投融資、股權改制、并購重組、掛牌上市等精準服務機制。
編印了《高成長創新型企業培育政策匯編》《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財政金融政策明白紙》《“小升規”企業政策問答》,舉辦全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服務對接會,組織專家為企業答疑解惑、出謀劃策,加強對接合作,堅定了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及時落實對省級以上高成長創新型企業最少50萬元、最高1000萬元的獎勵資金;同時緊跟國家政策導向積極對上爭取,今年有22家企業(平臺)獲中央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獎補資金,入圍企業數、爭取資金數均居全省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