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煙臺非遺魅力 助力傳統文化傳承 | “小青燕”少兒記者團開啟非遺之旅

煙臺剪紙、煙臺面塑、煙臺絨繡、萊州草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名聲在外,為了讓小記者更好地體驗非遺,了解家鄉文化,11月13日上午,“小青燕”少兒記者團的20名小記者走進煙臺市非遺文化館,開啟了一場非遺研學之旅。

在講解員李老師的帶領下,小記者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煙臺市非遺文化館。里面陳列的剪紙、面塑、草編、泥塑、絨繡、膠東花餑餑等名家非遺作品,讓小記者們興致盎然。大家仔細觀察,用心記錄。







“李老師,煙臺絨繡有多少年的歷史了?”“這些窗花剪紙,為什么不是一個整體而是一條一條的呢?”……小記者們邊觀察邊提問!20世紀初,絨繡從歐洲引進煙臺,至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薄肮糯拇皯襞c咱們現在的窗戶形狀不同,一條一條正好可以貼到一扇一扇的窗戶上!敝v解員李老師對小記者的問題一一給予了解答。小記者們都受益匪淺。


參觀完非遺文化館,小記者回到青少年宮非遺教室,體驗煙臺剪紙。在唐金枝老師的指導下,小記者們拿起剪刀,一點一點的開始剪起來。一會兒,有的小記者把螃蟹腿剪斷了,有的把火箭頭剪掉了,經過四十分鐘的“奮戰”,小記者們才完成了一副剪紙作品!霸瓉砑艏埡懿缓唵!”小記者們紛紛發出感慨。
1

2

3

4

5

6









小記者張芯怡說:“煙臺非遺文化館的剪紙線條有粗有細,但是我剪得卻歪歪扭扭,遠比不上文化館里的精致,原來文化傳承并不簡單,需要進行耐心地學習!
小記者萬欣悅說:“煙臺非遺代表著民族精神、民族情感和民族凝聚力,那么珍貴,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它們,讓它們傳承下去!

通過此次活動,小記者們對于家鄉煙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小記者們紛紛表示:非遺傳承不僅僅是非遺傳承人個人的責任,更該是我們每一個少年兒童的責任。我們作為一名小記者,更有責任和義務將煙臺非遺文化宣傳出去、傳承下去。



復審:楊林芳
終審:楊淑華